3大法则!秒辨直销奖金制度优劣
来源:原创文章 发布于:2025-10-14
聊直销奖金制度,很多人要么觉得太复杂懒得搞懂,要么一听“奖金”就联想到“暴富陷阱”。别急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说说,这奖金制度到底是啥,以及怎么在鱼龙混杂的市场里,擦亮眼睛分辨个好坏。
奖金制度,说白了就是直销公司的“分钱规则”。 它像一套精密设计的财务游戏,核心定义了:直销员能通过哪些方式赚钱,以及公司总销售额里,有多大比例会以各种奖金形式分给直销队伍(注意,合法直销的总奖金拨出比例不能超过商品售价的30%)。这可不是小打小闹,它直接决定了直销员怎么干、公司市场怎么跑。
这赚钱的路子,主要有两条:
卖货赚差价: 你自己把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,拿到销售佣金。这是最基础、最踏实的收入。
建团队拿奖金: 你推荐了新人(你的“下线”),他们以及他们再发展的下线们卖出产品,你也能从中按规则分得一部分奖金。这就是常说的“多层次”奖金来源。
五花八门的制度设计
这“分钱规则”怎么玩?行业里演化出了几种主流模式,各有特点:
级差制(比如安利经典模式):
怎么玩: 像爬楼梯一样,设置很多级别(初级、中级、高级…)。级别越高,拿到的奖金比例通常也越高。收入跟你的个人业绩、整个团队的业绩以及你的级别都挂钩。
优点: 规则透明,公司拨出比相对真实可靠。做得好的中高层,收入潜力确实可观,能体现长期耕耘的价值。
注意点: 对新人不太友好,初期收益慢。另外,上下级之间有时会有博弈(比如担心下级业绩太好“压缩”自己),容易形成“压榨”下级的感觉。
矩阵制(比如美乐家模式):
怎么玩: 限制你直接发展的“前排”人数(比如只能发展3-5个)。新人会被自动安插在你下面某个位置。你的收入主要看你直接推荐的人和下面几层(“见点”)的人卖了多少货。
优点: 结构简单,新人容易理解,而且因为见点就能拿钱,新人起步阶段可能更快看到收益。强调团队协作,前排满了大家得互帮互助带后排。
注意点: 压力不小!为了达成自己小组或个人业绩要求(这关系到你能不能拿到奖金),有些人可能被迫囤货。有时候看着下面人多,但实际产出不多,收入也受影响。
双轨制(注意:此模式在国内有争议且不被职能部门认可,如优莎娜/葆婴曾用):
怎么玩: 强制你只能发展左、右两个“市场”(两条腿走路)。奖金核心来源于左右两个市场的业绩“对碰”。比如,左边业绩5万,右边业绩3万,能“对碰”的额度可能就是3万,按这个算奖金。
优点: 管理简单(就管两条线),业绩压力理论上比矩阵制小,初期发展快起来可能很猛。
大问题: “大象腿”陷阱! 如果一条腿(比如左边)发展成巨无霸,另一条腿(右边)却弱得像牙签,两边业绩严重不平衡,能“对碰”的额度就少得可怜,大量业绩“沉淀”拿不到奖金,非常打击人。这种强依赖平衡的模式,天然不稳定,容易滋生投机心态。再次强调,这种模式在国内不被认可,风险极高。
公排模式(一种灵活变体):
公排模式更像一个概念框架,没有固定套路,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大公排(个人融入大网,团队互助)、小公排(个人有小团队)、跳排(跨层级拿奖)等。核心在于“排队”拿钱,但具体规则变化多端。
拨开迷雾:如何区分制度好坏?
知道了制度长啥样,关键问题来了:都说自己制度好,怎么分辨?别光听“月入百万”的画大饼,盯住这几个硬核标准:
有没有实在的“直推奖”?给多少?
为什么重要: 直推奖是你直接推荐一个新伙伴应得的、清晰明确的奖励。这是对你开发市场最直接、最公平的认可。
警惕信号: 如果一个制度里,直推奖少得可怜或者几乎没有,主要靠你下面的人不断拉人来给你“间接”贡献,那就有“盘剥”底层劳动的嫌疑了。好的制度,一定会重视并奖励直接的推荐行为。
投入能不能在“两层”内回本?
为什么重要: 简单算笔账。你投入了启动资金(买产品、工具包等),指望通过销售和初期团队发展赚回来。如果制度设计得让你必须发展好几层(比如三层、四层甚至更多)的下线才能勉强回本,这极其困难!违背了基本的“二八定律”——20%的人可能产生80%的业绩,但大部分人在前两层内就应该看到希望。
警惕信号: 回本周期过长,需要发展的层级过深。这意味着制度本身对新人不友好,失败率会极高,也容易让人为了回本而囤货或过度承诺。
产品本身值不值这个价?性价比如何?
为什么重要: 直销归根结底是卖产品的!奖金来源于产品销售额。如果产品本身价格虚高,品质普通,纯粹是为了支撑高额奖金拨比,那消费者就是“冤大头”。这样的产品没有复购率,市场口碑做不起来,整个事业就是沙上建塔。
警惕信号: 产品价格远高于市面同类产品,且品质、功效并无显著优势。或者,团队内部过于强调“自用”(即自己大量购买以获取奖金资格)而非真实销售给终端消费者。好产品自己会说话,堵不住消费者的嘴,人心就不平。
核心本质:平衡与可持续
跳出经销商视角,站在更高的层面看:
对公司而言: 最好的制度是能实现顾客(买到好产品)、经销商(赚到合理收入)、公司自身(持续盈利发展)三者之间精妙平衡的制度。那种号称拨出比高到离谱(远超30%)或者靠后来者不断填坑的模式(庞氏骗局变种),注定是昙花一现,不可持续。
对行业而言: 合法合规是前提! 任何鼓吹“一夜暴富”、制度设计存在明显“拉人头”陷阱(如双轨制在国内的问题)、或者产品严重背离价值的,都值得高度警惕。国家对于直销行业的规范(包括30%的奖金上限)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和从业者。
结论:没有绝对“最好”,但有清晰“红线”
在合法合规的直销公司范围内,奖金制度本身很难说绝对的好坏,更多是理念和运作重心的差异(比如更侧重零售还是更侧重团队发展)。有人喜欢级差制的稳健累积,有人适应矩阵制的团队协作。
但无论哪种制度,衡量其是否“健康”和“值得参与”的核心标尺,就是前面三条:直推奖是否尊重劳动?回本周期是否人性化?产品是否真材实料? 这三条,本质都是为了一个目标:把人留住,把事业做久。
所以,下次再听到有人天花乱坠地介绍“完美制度”,先别上头。冷静下来,拿出这三把尺子量一量:直推的钱好赚吗?回本的路太长吗?手里的货值吗?答案,往往就在这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里。记住,真正的好制度,是让你踏踏实实卖好货、带好人,光明正大、心安理得地赚钱。